top of page

净零

简而言之,净零意味着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尽可能接近于零,任何剩余的排放量都从大气中重新吸收,例如被海洋和森林吸收。

气候科学

最新的气候科学发现很明确: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2.7华氏度)仍然是可能的。但为了避免最严重的气候影响,到 2030 年,全球温室气体 (GHG) 排放量将需要减少一半,并且在本世纪中叶左右达到净零 。

认识到这一紧迫性,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人正在承诺在其管辖范围内或企业内实现净零排放。迄今为止,  80 多个国家 已经传达了此类“净零目标”,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中国、美国、欧盟和印度) )。除此之外,还有数百个地区、城市和企业制定了自己的目标。

但是净零目标是什么意思,净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以及哪些国家已经做出了这样的承诺? 

timeline_2015-2017.jpeg

1. 达到净零排放意味着什么?

当人类活动释放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通过从大气中去除温室气体,称之为碳去除的过程中抵消时,将实现净零排放。

首先,人为排放(例如化石燃料汽车和工厂的排放)应尽可能减少到接近于零的水平。然后,任何剩余的温室气体应与等量的 碳去除量 平衡,这可以通过恢复森林或使用空气捕获和存储 (DACS)技术. 

how-to-get-net-zero.gif

2. 世界何时需要实现净零排放?

根据《巴黎协定》,各国同意将升温限制在远低于 2 摄氏度(3.6 华氏度)的范围内,理想情况下为 1.5摄氏度 (2.7 华氏度)。在当前1.1 摄氏度 (1.98 华氏度) 变暖的情况下已经展开的全球气候影响 — 从融冰到毁灭性的热浪和更强烈的风暴 - 显示了尽量减少温度升高的紧迫性。

最新科学研究建议,达到《巴黎协定》的温度目标将需要在以下时间表上达到净零排放:

  • 在将升温限制在 1.5 摄氏度的情景中,二氧化碳 (CO2) 需要在 2044 年至 2052 年间达到净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必须在 2063 年至 2068 年间达到净零。在该范围内更早达到净零可避免暂时超过 1.5 摄氏度。达到该范围的顶部几乎可以保证在一段时间内超过 1.5 摄氏度,然后最终下降。

  • 在将升温限制在 2 摄氏度的情景中,二氧化碳需要在 2070 年(将升温限制在 2 摄氏度的可能性为 66%)到 2085 年(有 50-66% 的可能性)达到净零。到本世纪末或以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必须达到净零。

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的关于全球升温 1.5˚C 的特别报告发现,如果世界到 2040 年实现净零排放,则将升温限制在 1.5 的机会摄氏度要高得多。越早 排放达峰,并且在那个点越低,实现净零就越现实。这也将在本世纪下半叶减少对碳去除的依赖。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家都需要同时达到净零排放。然而,将升温限制在 1.5 摄氏度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高排放者多快达到净零排放。与公平相关的考虑——包括对过去排放的责任、人均排放的平等和行动能力——也为更富裕、排放量更高的国家提供了更早的日期。

重要的是,仅 CO2 与 CO2 加上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一氧化二氮和氟化气体)实现净零排放的时间框架是不同的。对于非二氧化碳排放,净零日期较晚,因为模型表明其中一些排放——例如来自农业来源的甲烷——更难以逐步淘汰。然而,这些强效但寿命短的气体将 在短期内推动温度升高 ,可能会更早地推动温度变化超过1.5摄氏度的阈值。

因此,各国必须明确其净零目标是仅涵盖二氧化碳还是所有温室气体。一个全面的净零排放目标将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确保非二氧化碳气体也减少。

when-timeline-reach-net-zero-emissions-wri.png

3. 实现净零排放需要做什么?

政策、技术和行为需要全面转型。例如,在达到 1.5 摄氏度的路径中,到 2050 年,可再生能源预计将供应 70-85 % 的电力。能源效率和燃料转换措施对于减少交通排放至关重要。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改变饮食选择,停止砍伐森林, 恢复退化土地 并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减少排放的巨大潜力 。

以公正的方式实现将升温限制在 1.5 摄氏度所需的结构和经济转型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与 高碳行业相关的工人而言。好消息是,大多数必要的技术都是可用的,并且与高碳替代品相比,成本竞争力越来越强。太阳能和风能现在为全球 67% 的地区提供 最便宜的电力。市场正在意识到这些机会和高碳经济的风险,并相应地发生变化。

对碳去除技术的投资也是必要的。 IPCC 评估的实现 1.5 摄氏度的不同途径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碳去除。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将弥补航空业等较难实现净零排放的部门的排放。碳去除可以通过 多种方式实现,包括通过陆基方法和技术方法。

key-solutions-reduce-greenhouse-gas-emissions-wri.png

4. 世界是否有望按时实现净零排放以避免最严重的气候影响?

不——尽管气候行动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进展太慢 让世界将温度上升保持在1.5摄氏度(2.7华氏度)。

在减排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例如增加 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的份额。然而,逐步淘汰未减量煤炭的努力仍然偏离轨道,到 2030 年必须以五倍的速度下降。同样, 电动汽车在轻型汽车 (LDV) 销售中的份额2020 年增长 4.3%,在过去五年中以 50% 的复合平均增长率增长。尽管前景看好,但仍需要显着加快此类进展,以帮助减少运输部门的排放,并在本十年末达到轻型汽车销量的 75-95%,这一目标与将升温限制在 1.5 摄氏度相一致。

此外,在变革停滞不前或完全朝着错误方向发展的情况下,必须采取行动扭转方向。例如,到 2030 年,世界需要大幅减缓森林砍伐速度并以三倍的速度增加树木覆盖率。

state-of-climate-action-climateworks-wri.png

5. 有多少国家有净零目标?

气候观察的 净零跟踪器 显示了这些目标是如何设定的,例如通过国家自主贡献(NDC)、长期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战略(长期战略)、国内法律、政策或国家元首或其他内阁成员的高层政治承诺。该跟踪器还包括有关目标范围的信息,提供有关温室气体和每个目标所涵盖的部门的信息,以及目标依赖国际抵消的程度等等。

map.png

6. 《巴黎协定》是否要求各国实现净零排放?

简而言之,是的。具体而言,《巴黎协定》设定了a 长期目标 实现“温室气体人为源排放量和汇清除量之间的平衡”世纪,在公平的基础上,在可持续发展和努力消除贫困的背景下。”这种平衡排放和清除的概念类似于达到净零排放。

The 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在 COP26 上签署并纪念《巴黎协定》五周年,敦促各国“考虑到不同的国情,在本世纪中叶或前后向净零排放过渡。”为此,该协议鼓励“尚未这样做的各方传达……长期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战略”,使该国走上实现净零排放的道路。从“本世纪下半叶”到“本世纪中叶左右”的转变反映了紧迫感的显着增加。

timeline_2030.jpeg

7. 各国为何以及如何将其近期减排目标与净零排放目标保持一致?

各国通常会在 2050 年左右——从现在起近 30 年——设定净零排放目标。然而,为了确保该国走上实现这一雄心的正确轨道,长期目标必须指导和指导今天的近期行动。这将有助于避免 锁定 碳密集型、非弹性基础设施和技术。各国还可以通过投资于以后不需要逐步淘汰的绿色基础设施、设计一致的政策并向私营部门发出强烈信号以投资于气候行动,从而降低近期和长期成本。

根据《巴黎协定》,各国同意每五年提交一次气候计划,称为 国家自主贡献(NDCs )。目前以 2030 年为目标的国家自主贡献是协调近期和长期目标的重要工具。当了解一个国家的长期愿景时,这些文件可以帮助政府在短期内实施必要的政策,以实现雄心勃勃的世纪中叶目标。

许多具有净零目标的国家开始将其直接纳入其近期 NDC,特别是现在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指出了将国家自主贡献与长期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战略相结合的重要性”。归根结底,各国今天采取行动并制定近期计划,使它们走上实现其长期目标的正确轨道,这一点至关重要。

timeline_2020.jpeg

8. 净零目标是一种洗绿形式吗?

不,但如果将它们用作近期内不采取大胆气候行动的借口,它们可以成为借口。

尽管净零目标继续受到政府和公司的青睐,但仍出现了怀疑的声音,从学术期刊活动组,再到Thunberg 的达沃斯演讲。对净零目标的批评包括:

A:净零目标的“净”方面可能会阻碍快速减排的努力。

批评人士担心,这可能会导致过度依赖碳去除,从而使决策者能够使用净零目标来避免近期内的减排。决策者可以通过设定雄心勃勃的总减排目标(不依赖于清除的目标)及其长期净减排目标来解决这一问题。

B:一些国家的净零排放目标依赖于购买减排量,从而在本国范围内延迟减排。

一些国家正在制定净零排放目标,依靠投资或支付其他国家的减排费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人们担心政府领导人可能会利用这一策略来避免长期减少自己的排放。决策者可以通过设定明确避免或限制使用补偿来实现其目标的深度减排目标来解决这一问题。

C:净零目标的时间范围——通常是 2050 年——感觉很遥远。

今天的基础设施可以持续数十年,并对世纪中叶的目标产生重大影响。决策者必须考虑到这一点,为实现净零排放建立近期和中期里程碑,包括将雄心勃勃的 2030 年减排目标作为其 NDC 的一部分。 NDC 受制于《巴黎协定》规定的透明度和问责机制,可以促进短期内的实施,这对于长期的净零排放目标的可信度至关重要。

简而言之,净零承诺必须有效并推动气候行动。如果各国要有效应对眼前的挑战,就必须采取具体步骤来确保这一点。

timeline_2050.jpeg
bottom of page